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昆明山海棠在微核实验中非整倍体毒性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
曹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广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曹佳
胡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广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胡斌
程天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广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程天民
程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广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程舸
机构
:
[1]
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广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来源
:
遗传
|
1997年
/ 01期
关键词
:
昆明山海棠,微核,非整倍体,着丝粒;
D O I
:
10.16288/j.yczz.1997.01.001
中图分类号
: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
071007 ;
090102 ;
摘要
:
本文报道以小鼠着丝粒次要卫星DNA探针FISH和抗着丝粒CREST染色,研究了可疑的非整倍体毒剂昆明山海棠(THH)诱导的小鼠NIH3T3细胞微核(MN)的着丝粒组成情况,结果THH(10~60μg/ml)诱导的621~684%的MN为FISH阳性,359~422%的MN为CREST阳性,较精确的FISH结果显示THH具有较强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同时认为次要卫星DNA探针比CREST染色更适合于MN的着丝粒检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