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性

被引:26
作者
傅平青
吴丰昌
刘丛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贵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3] 贵州贵阳
关键词
溶解有机质; 沉积物间隙水; 荧光; 高效体积排阻色谱; 洱海; 地球化学特征;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5.03.005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洱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有机质(DOM)含量、紫外可见吸收、荧光以及分子量等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OC含量在沉积物水界面明显富集,随后急剧下降,6cm处达到最小值,随后呈上升趋势。DOC与吸光度值、荧光发射光谱强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DOM的E3/E4值范围在1~6之间,绝大多数在1~3 5之间。表征DOM中腐殖质来源的指标荧光指数值处于1 48~1 59之间,说明DOM以陆源输入为主。此外,洱海沉积物间隙水DOM分子量分布呈多峰分布模式,重均分子量(Mw)值在1462~1953Da之间,数均分子量(Mn)值在547~900Da之间,多分散性系数ρ值在2 02~3 05之间。随着沉积深度增大,Mw和Mn有略微的增大趋势,但变化不大。沉积物的氧化还原条件、微生物活动以及铁、锰氧化物等在沉积剖面的差异是控制间隙水中DOM各种地球化学特性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38 / 3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朱广伟 ;
高光 ;
秦伯强 ;
张路 ;
罗潋葱 .
水科学进展, 2003, (06) :714-719
[2]   自然粒度下渤海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 [J].
袁华茂 ;
吕晓霞 ;
李学刚 ;
李宁 ;
孙云明 ;
詹天荣 ;
宋金明 .
环境化学, 2003, (02) :115-120
[3]   鸭绿江口潮滩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 [J].
叶曦雯 ;
刘素美 ;
张经 .
环境科学, 2002, (03) :92-96
[4]   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J].
朱广伟 ;
陈英旭 .
湖泊科学, 2001, (03) :272-279
[5]   云南洱海沉积物──水界面铁、锰的分布和迁移特征 [J].
罗莎莎 ;
万国江 ;
黄荣贵 .
重庆环境科学, 2000, (06) :19-21
[6]   洱海近代沉积物中碳-氮-硫-磷的地球化学记录 [J].
万国江 ;
白占国 ;
王浩然 ;
黄荣贵 ;
白占国 .
地球化学, 2000, (02) :189-197
[7]   全新世大暖期云南洱海环境演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J].
张振克 ;
吴瑞金 ;
王苏民 ;
沈 吉 ;
吴艳宏 ;
李升峰 .
海洋与湖沼, 2000, (02) :210-214
[8]   洱海沉积物化学元素与古气候演化 [J].
陈敬安 ;
万国江 ;
陈振楼 ;
黄荣贵 .
地球化学, 1999, (06) :562-570
[9]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微量重金属扩散作用及其水质影响研究 [J].
马英军 ;
万国江 .
环境科学, 1999, (02) :8-12
[10]   湖泊沉积物中腐殖酸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J].
何海军,瞿文川,钱君龙,陆长青 .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1996, (01)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