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河流塌岸淤床交互作用过程与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5
作者
吴松柏
余明辉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非黏性均质; 黏性均质; 塌岸淤床; 交互影响; 水槽试验;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4.06.003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岸崩塌是河道横向变形的重要表现形式,崩塌体作为陡增的泥沙源反作用于河床演变,进一步影响岸坡的二次崩塌。在弯道水槽中展开系列试验,研究水力作用下非黏性及黏性均质岸坡冲刷崩塌力学机理、塌岸淤床交互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试验表明,水流冲刷过程中岸坡破坏是水流淘刷岸坡坡脚、岸坡崩塌及崩塌体淤积坡脚,并在河床上分解、输移掺混中交互作用的反复循环过程。岸坡崩塌、崩塌体与河床发生掺混最剧烈处位于弯道出口水流顶冲点附近,非黏性岸坡崩塌更容易发生在水面附近较浅的地方,而黏性岸坡崩塌更倾向于在坡脚附近较深的地方发生。近岸流速及河床可动程度越大,岸坡总冲刷坍塌量也越大,对于非黏性土其岸坡崩塌体在河床上的总淤积量也越大。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塌岸与河床冲淤的交互作用模式,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49 / 6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下荆江二元结构河岸土体特性及崩岸机理 [J].
夏军强 ;
宗全利 ;
许全喜 ;
邓春艳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 (06) :810-820
[2]   水力冲刷过程中塌岸淤床交互影响试验 [J].
余明辉 ;
申康 ;
吴松柏 ;
魏红艳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 (05) :675-682
[3]   数值切割单元法在河流数值模型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J].
黑鹏飞 ;
方红卫 ;
陈稚聪 ;
夏建新 .
水利学报, 2013, (02) :173-182+190
[4]   无黏性沙质床面上冲积河湾形成和演变规律自然模型试验研究 [J].
许栋 ;
白玉川 ;
谭艳 .
水利学报, 2011, (08) :918-927
[5]  
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non-cohesive river bank[J]. Minghui YU1, Hongyan WEI2, Yanjie LIANG3, and Chunyan HU41 Ph.D., Prof., 2,3 D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4 Senior Engineer,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Wuhan 430010,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10(04)
[6]   影响非黏性岸滩稳定坡度的机理研究 [J].
余明辉 ;
邓银玲 ;
白静 .
水利学报, 2010, 41 (03) :356-360+367
[7]   江河崩岸的概化模拟试验研究 [J].
张幸农 ;
应强 ;
陈长英 ;
张思和 .
水利学报, 2009, 40 (03) :263-267
[8]   长江中下游崩岸险情类型及预测预防 [J].
张幸农 ;
应强 ;
陈长英 .
水利学报, 2007, (S1) :246-250
[9]   河岸淘刷及其对河岸崩塌的影响 [J].
王延贵 ;
匡尚富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 (04) :251-257+296
[10]   河岸崩塌与稳定分析 [J].
段金曦 ;
段文忠 ;
朱矩蓉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 (06)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