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技术的小麦蛋白质含量测定

被引:13
作者
孙来军 [1 ]
王乐凯 [2 ]
钱海波 [1 ]
戴常军 [2 ]
苏萍 [2 ]
马永华 [2 ]
机构
[1] 黑龙江省电子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
[2] 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
关键词
小麦; 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技术; 马氏距离; 偏最小二乘; 光谱预处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红外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准确、非破坏性的优点,为小麦品质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笔者首先对光谱数据进行移动窗口平均平滑和马氏距离筛选,在以上光谱预处理基础上,建立了小麦籽粒蛋白的偏最小二乘校正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小麦蛋白质的含量,预测相关系数、预测均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809、0.1130、1.973%。与用原始数据所建校正模型相比,预测效果显著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小麦粉中的水分含量 [J].
金华丽 ;
卞科 .
中国粮油学报, 2010, 25 (08) :109-112
[2]  
岭回归在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及最优波长选择中的应用研究[J]. 张曼,刘旭华,何雄奎,张录达,赵龙莲,李军会.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05)
[3]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农作物中的应用 [J].
李伟 ;
肖爱平 ;
冷鹃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03) :56-59
[4]   近红外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研究 [J].
秦西云 ;
杨宇虹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10) :150-152
[5]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整粒小麦单株蛋白质含量 [J].
王卫东 ;
谷运红 ;
秦广雍 ;
霍裕平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 (04) :697-701
[6]   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 [J].
何中虎 ;
晏月明 ;
庄巧生 ;
张艳 ;
夏先春 ;
张勇 ;
王德森 ;
夏兰芹 ;
胡英考 ;
蔡民华 ;
陈新民 ;
阎俊 ;
周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6) :1091-1101
[7]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作物品质分析方面的应用 [J].
梁晓艳 ;
吉海彦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1) :366-371
[8]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一些数据处理方法的讨论 [J].
夏柏杨 ;
任芊 .
光谱实验室, 2005, (03) :629-634
[9]   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小麦籽粒硬度的研究 [J].
陈锋 ;
何中虎 ;
崔党群 .
作物学报, 2004, (05) :455-459
[10]   近红外光谱主成分-所有可能回归法定量分析烤烟、小麦样品中的组分含量 [J].
张录达 ;
沈晓南 ;
赵龙莲 ;
李军会 ;
张建平 ;
谢雯燕 ;
束茹欣 .
分析化学, 2000, (06) :72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