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次生青冈林林木层的生物量模型及其分析

被引:14
作者
陈启瑺
沈琪
机构
[1] 杭州大学生物系,杭州大学生物系杭州,杭州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青冈常绿林; 生物量模型; 种间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笔者用收获法对浙江建德山区的天然次生青冈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第一性生产力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了林木层样木的生物量优化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检验和估算。结果表明,立木各器官变量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对生长关系;进行分层次、种类(组分)和自变量的模型选优是十分必要的;各种模型都有较高的精度,可以对该群落的生物量作出有效的估计;种间模型的有效组合适用于亚乔木层的种类和乔木层的伴生种类;种类(组分)间的模型差异与它们在群落中所处的地位或所起作用密切相关;净第一性生产力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是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在种间关系、生态位分化和种群动态特征上的综合反映。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北京山区的侧柏林(Platycladus orientalis)及其生物量研究 [J].
陈灵芝 ;
陈清朗 ;
鲍显诚 ;
任继凯 ;
缪有贵 ;
胡肄慧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6, (01) :17-25
[2]   不同自然地带杉木林的生物生产力 [J].
冯宗炜 ;
陈楚莹 ;
张家武 ;
赵吉录 ;
王开平 ;
曾士余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 1984, (02) :93-100
[3]  
陆地植物群落的物质生产.[M].[日]佐藤大七郎;[日]堤利夫 著;丁宝永;聂绍全 译.科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