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夏区碳汇造林基线碳储量的计量

被引:15
作者
袁传武 [1 ]
张华 [2 ]
张家来 [1 ]
郑兰英 [1 ]
孙亮 [1 ]
机构
[1]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武汉市江夏区林业局
关键词
环境生态学; 碳汇造林; 基线; 碳储量; 计量; 武汉市江夏区;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0.02.009
中图分类号
S718.56 [森林的生态效益];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正确评估中国绿色碳基金中国石油武汉江夏碳汇项目在碳汇中的作用,在GP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收集的基础研究资料数据、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及2008年的江夏区森林资源调查资料,构建了马尾松、杉木的材积模型和土壤碳储量的计量模型,估算了基线的碳储量。计量结果为:非树木植被碳储量为1 463.06 t,马尾松、杉木等散生木的碳储量为364.03 t,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26 046.44 t,项目活动引起的CO2排放量为313.04 t。计量结果准确地反映了江夏区碳汇造林基线情景下的碳储量基本状况,对于准确预估(事前估算)江夏区碳汇项目造林的净碳汇量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陆生高等植物碳含量及其特点 [J].
郑帷婕 ;
包维楷 ;
辜彬 ;
何晓 ;
冷俐 .
生态学杂志, 2007, (03) :307-313
[2]   中国主要灌丛植被碳储量 [J].
胡会峰 ;
王志恒 ;
刘国华 ;
傅伯杰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4) :539-544
[3]   广东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J].
甘海华 ;
吴顺辉 ;
范秀丹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499-1502
[4]   鼎湖山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素分配和贮量的研究 [J].
方运霆 ;
莫江明 .
广西植物, 2002, (04) :305-310
[5]   速生阶段杉木人工林碳素密度、贮量和分布 [J].
方晰 ;
田大伦 ;
项文化 .
林业科学, 2002, (03) :14-19
[6]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J].
周玉荣 ;
于振良 ;
赵士洞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18-522
[7]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大气碳的潜力 [J].
王效科 ;
冯宗炜 .
生态学杂志, 2000, (04) :72-74
[8]   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 [J].
王绍强 ;
周成虎 .
地理研究, 1999, (04) :349-356
[9]  
中国林业碳汇.[M].李怒云; 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10]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M].于贵瑞; 主编.气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