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水下底坡不稳定的水动力机制探讨

被引:12
作者
张琦
杨作升
陆念祖
陈卫民
赵晓燕
J.N.Suhayda
曾卓英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河口海岸带研究所
[2] 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
[3] 胜利石油管理局浅海钻井工程公司 东营
关键词
黄河口; 河口水; 海底地形; 海底地貌; 底坡; 切应力; 剪应力; 波浪破碎; 水深; 水文要素; 机制探讨; 水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河口水下底坡不稳定性是指可导致海上工程设施环境灾变乃至重大灾害发生于河口海区底坡上的地质现象.近年来,我们在黄河口海区的多次调查表明,该海区水下底坡上存在着大量的不稳定现象,具体表现为沉积物的塌陷、滑塌、滑坡和冲沟等,如图1所示,其影响深度达几米,水平尺度则可达几百米至几公里.这些水下底坡上的不稳定现象严重地威胁着该海区的工程设施的安全,曾多次使该海区的石油平台的作业造成巨大损失. 黄河平均每年向河口海区输送10.6亿t泥沙,形成了海口区因高速沉积作用而欠固结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现行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海底形貌及不稳定性 [J].
杨作升 ;
G.H.Keller ;
陆念祖 ;
D.B.Prior ;
林天充 ;
B.D.Bornhold ;
许卫东 ;
L.D.Wright ;
J.Suhayda ;
曹立华 ;
W.J.Wisenman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0, (01) :7-21
[2]   考虑底摩擦的波浪折射计算 [J].
蒋德才 ;
张琦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88, (03) :1-8
[3]  
Active slope failure, sediment collapse, and silt flows on the modern subaqueous Huanghe (Yellow River) delta[J] . D. B. Prior,Z. -S. Yang,B. D. Bornhold,G. H. Keller,N. Z. Lu,W. J. Wiseman,L. D. Wright,J. Zhang.Geo-Marine Letters . 1986 (2)
[4]   SEDIMENTARY FRAMEWORK OF THE MODERN HUANGHE (YELLOW-RIVER) DELTA [J].
BORNHOLD, BD ;
YANG, ZS ;
KELLER, GH ;
PRIOR, DB ;
WISEMAN, WJ ;
WANG, Q ;
WRIGHT, LD ;
XU, WD ;
ZHUANG, ZY .
GEO-MARINE LETTERS, 1986, 6 (02) :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