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稻田杂草发生危害现状

被引:9
作者
何翠娟
顾保根
钱德明
汪明根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 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 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4] 宝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上海
[5] 上海
关键词
稻田杂草普查; 优势种; 群落; 危害水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21 [水田化学除草];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1998~ 1999年连续二年用五点取样法及五级目测法对上海市稻田杂草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危害程度作了第二次农田杂草普查 ,并用相对密度、相对均度、相对频率、相对多度对普查资料进行汇总。与 2 0世纪 80年代初上海市第一次农田杂草普查资料相比较 ,稻田杂草种类有较大幅度下降 ,共有 2 8种 ,分属 13科 ;经相对频率参量指标分析显示 ,稻田杂草的优势种发生了相应变化 ,依次为矮慈菇 (SagittariapygmaeaMig .)、鸭舌草 [Monochoriavaginalis (Burm .f.)Preslex .Kunth]、陌上菜 [Lindernia procumbens (Krock .)Philcox]、稗草 [Echinochloacrusgalli (L .)Beauv.]、鲤肠 (EcliptaprostrataL .)、水苋菜 (AmmanniabacciferaL .)、节节菜 [Rotalaindica(willd .)Koehne .]、异型莎草 (CyperusdifformisL .)、空心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 .]、千金子 [Leptochloachinensis (L .)Nees.];稻田杂草的群落发生了根本变化 ,从“禾本科杂草 +莎草科杂草 +阔叶类杂草”的草相演变为以“阔叶类杂草 +莎草科杂草 +禾本科杂草”为主的格局 ;通过化学防除后 ,稻田杂草的危害处于低水平状态下 ,危害程度在 2级以下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The methodology for the study of vegetation. Makoto Numata. Biology and Ecology of Weeds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