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变分析

被引:43
作者
赵建世 [1 ]
王忠静 [1 ]
秦韬 [2 ]
李海红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和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方交通大学
[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计算模型; 海河流域;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8.06.005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总结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了一个物理概念清晰、简单实用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并以海河流域为对象,应用该计算模型对海河流域近20年来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水资源整体上处于持续超载状态,且超载度呈现上升趋势;同时根据预测模型的计算,对海河流域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趋势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海河流域承载能力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47 / 651+658 +6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J].
朱一中 ;
夏军 ;
谈戈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2) :180-188
[2]   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调控 [J].
汪恕诚 .
中国水利, 2001, (11) :9-12
[3]   中国区域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 [J].
汪党献 ;
王浩 ;
马静 .
水利学报, 2000, (11) :21-26+33
[4]   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J].
翁文斌 ;
蔡喜明 ;
史慧斌 ;
王浩 ;
米柯森 ;
巴格 .
水利规划, 1995, (01) :10-15
[5]   水资源承载力浅谈─—兼谈新疆水资源适度承载力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蔡安乐 .
新疆环境保护, 1994, (04) :190-196
[6]   我国城市设置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协调研究刍议 [J].
牟海省 ;
刘昌明 .
地理学报, 1994, (04) :338-344
[7]  
海河流域水资源评价[M].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任宪韶, 2007
[8]  
China's 8 challenges to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21st Century[J] . Olli Varis,Pertti Vakkilainen.Geomorphology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