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田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轨迹分析

被引:7
作者
容芳芳 [1 ,2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1 ,2 ]
田源 [1 ,2 ]
张飞 [1 ,2 ]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动态变化; 轨迹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干旱区绿洲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直接影响着绿洲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选用研究区四期遥感影像,结合分类后比较的方法,分析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轨迹模型以及在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之间的转化过程和流向,并将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按照驱动因素分为未变化类,自然因素导致的变化类和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变化类三种形式,分别做统计分析,定量化分析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近15a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面积变化较为显著,其中耕地和盐渍地的面积变化最为明显,分别由5.596%、7.570%增长到17.063%和17.228%。根据变化轨迹可得,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变化主要是草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转化,占区域总面积的22.5%;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变化主要是耕地的开垦以及水库渠系的修筑,占区域总面积的22%。随着绿洲人口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覆盖的影响越来越频繁,直接影响着区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徐州市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J].
周兴东 ;
于胜文 ;
赵长胜 .
测绘通报, 2008, (01) :33-35+39
[2]   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发展综述 [J].
李静 ;
吴连喜 ;
周珏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7, (03) :153-155
[3]   干旱区绿洲LUCC马尔柯夫过程分析——以新疆于田绿洲为例 [J].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赵睿 ;
丁建丽 ;
何祺胜 ;
瓦哈甫哈力克 .
干旱区地理, 2006, (04) :548-556
[4]   3S技术在绿洲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的应用研究——以新疆于田绿洲为例 [J].
丁建丽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生态学杂志, 2005, (11) :27-32
[5]   单一时相遥感数据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自动检测方法 [J].
张继贤 ;
杨贵军 .
遥感学报, 2005, (03) :294-299
[6]   新疆地区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与动因分析 [J].
吴世新 ;
周可法 ;
刘朝霞 ;
张琳 ;
乔木 ;
岳健 ;
张雪艳 .
干旱区地理, 2005, (01) :52-58
[7]   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发展综述 [J].
马建文 ;
田国良 ;
王长耀 ;
燕守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2) :192-196
[8]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 [J].
李德仁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3, (S1) :7-12
[9]   基于RS与GIS的干旱区绿洲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金塔绿洲为例 [J].
马明国 ;
王雪梅 ;
角媛梅 ;
陈贤章 .
中国沙漠, 2003, (01) :55-60
[10]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of land cover change trajectories in Tarim Basin, northwest China[J] . Qiming Zhou,Baolin Li,Alishir Kurban. &nbsp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 200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