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低温霜冻灾害干扰研究综述

被引:19
作者
李秀芬 [1 ]
朱教君 [2 ]
王庆礼 [2 ]
张金鑫 [2 ]
祝成瑶 [1 ]
刘雪峰 [1 ]
刘利民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森林; 低温霜冻灾害; 干扰; 防御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1.3 [霜冻、寒潮];
学科分类号
090703 ;
摘要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森林低温霜冻灾害的发生并没有减少趋势,低温霜冻灾害的发生可能对林木的组织或整个幼树、幼苗产生致命伤害,进而成为林木生长发育,天然或人工更新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森林低温霜冻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取决于林木生长复杂多变的物理环境和树木的耐冻性,前者又受大尺度环流形势及局地尺度小气候特征的影响。借助于3S技术建立复杂地形下低温和光照的空间分布模型,并结合林木的耐冻性,构建低温霜冻危害评估的概率模型,将有助于提高霜冻灾害的监测和危害评估水平。森林低温霜冻的防御应考虑将物理与生物防霜方法相结合,前者通过建防护林和采取合适的采伐措施,来改善林内地表的辐射平衡;后者则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来增强林木的耐冻性。需结合霜冻灾害的监测和危害评估模型,对各种不同防霜措施的防霜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引用
收藏
页码:3563 / 357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0 条
[61]   北方杨树上冰核活性细菌的研究 [J].
曾大鹏,张永祥,晁龙军,汪来发,孙福在 .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05) :488-491
[62]   近百年气候变化与变率的诊断研究 [J].
王绍武 .
气象学报, 1994, (03) :261-273
[63]   六种红树植物的抗寒特性研究 [J].
林鹏,沈瑞池,卢昌义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2) :249-252
[64]   越冬针叶有机自由基产额对低温和光照的反应 [J].
陶大立 ;
靳月华 ;
杜英君 ;
刘雅言 ;
刘桂珍 ;
詹瑞云 .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02) :120-124
[65]   植物抗寒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J].
简令成 .
植物学通报, 1992, (03) :17-22+16
[66]   一次罕见的油松林霜冻灾害及其成因分析 [J].
杨澄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0, (04) :76-80
[67]   长白山树木的耐冻性 [J].
陶大立 ;
靳月华 ;
杨碧芳 .
生态学报, 1989, (03) :283-284
[68]   冰核活性细菌与植物霜冻的研究概况 [J].
孙福在 ;
何礼远 .
植物保护, 1989, (04) :41-43
[69]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physiological basis of freezing tolerance in woody plants [J].
Li, CY ;
Junttila, O ;
Palva, ET .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2004, 26 (02) :213-222
[70]  
Interactive effect of springtime frost and elevated ozone on early growth, foliar injuries and leaf structure of birch (Betula pendula)[J] . NadezhdaProzherina,VeraFreiwald,MattiRousi,ElinaOksanen.New Phytologist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