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法制备中间相炭微球的研究

被引:20
作者
李伏虎
沈曾民
薛锐生
迟伟东
机构
[1] 北京化工大学炭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
[2] 北京化工大学炭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乳液法; 中间相沥青微球; 中间相炭微球; 导热分散介质; 粒度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127.1 [碳及其无机化合物];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为制备高性能中间相炭微球(MesocarbonMicrobeads,简称MCMB),选用三种不同中间相含量的石油渣油沥青为原料(中间相体积含量:PP185%,PP290%,PP3100%),采用乳液法制备中间相沥青微球(MesophasePitchMi crobeads,简称MPMB),再经预氧化和炭化处理,制得圆整度好、收率高、球径分布窄的中间相炭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MPMB的微观形貌,同时还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MPMB的粒度分布。研究了乳液法制备MPMB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耐高温硅油适宜作为乳液法的导热分散介质;(2)不同中间相含量的沥青制备微球时有其适宜的处理温度和时间(PP1:320℃,30min;PP2:330℃,30min;PP3:355℃,30min),且制得的微球收率(收率:PP1<PP2<PP3)和微球形貌也有差异;(3)制备微球适宜的搅拌速度为900r/min~1200r/min;(4)通过控制原料沥青颗粒度分布,制得了不同粒径分布的MPMB。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添加剂对中间相炭微球结构的影响 [J].
薛锐生 ;
沈曾民 .
炭素技术, 2003, (03) :1-5
[2]   鳞片石墨对中间相炭微球织构的影响(英文) [J].
李同起 ;
王成扬 ;
刘秀军 ;
郑嘉明 ;
王慧 .
新型炭材料, 2002, (04) :1-5
[3]   中间相炭微球研究进展 [J].
李同起 ;
王成扬 .
炭素技术, 2002, (03) :24-29
[4]   用悬浮法从沥青和树脂制备微米球炭(英文) [J].
吕永根 ;
凌立成 ;
吴世旻 ;
朴良德 .
新型炭材料, 2001, (03) :1-5
[5]   原生QI成核中间相炭微球的结构 [J].
王成扬 ;
姜卉 ;
李鹏 ;
郑嘉明 .
新型炭材料, 2000, (04) :9-12
[6]   添加炭黑对催化裂化渣油中间相沥青炭微球制备的影响 [J].
宋怀河 ;
沈曾民 .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99, (06) :63-68
[7]   热缩聚工艺条件对中间相炭微球形成的影响 [J].
薛锐生 ;
沈曾民 ;
宋怀河 .
炭素, 1999, (03) :8-14
[8]   原生吡啶不溶物在煤焦油聚合制备中间相炭微球过程中的作用 [J].
吕永根 ;
凌立成 ;
刘朗 ;
张碧江 ;
吴东 .
新型碳材料, 1998, (01)
[9]   中间相碳微珠(MCMB)的开发、性质和应用 [J].
许斌 ;
陈鹏 .
新型碳材料, 1996, (03) :5-9
[10]  
新型碳材料[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沈曾民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