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密度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4
作者:
邹志强
王善政
曹永成
卢兆桐
孙桂武
寇仁业
刘建
机构:
[1] 济南军区总医院胸外科、病理科!山东
[2] 山东医科大学附院
[3] 胜利油田临盘医院
来源:
关键词:
微血管密度;
肿瘤血管生成;
非小细胞肺癌;
D O I:
10.13455/j.cnki.cjcor.2001.04.044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 (MVD)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肿瘤大小、TNM分期、血行侵袭转移、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5 3例NSCLC标本 (腺癌 2 7例 ,鳞癌 2 6例 )的石蜡切片 ,采用FⅧ -RA做为血管内皮标记物行免疫组化染色 (SP法 )。在高倍 (2 0 0X)视野下记数每张切片中的三个微血管高密度区内的微血管数 ,取其平均值做为MVD。结果 MVD高的NSCLC易发生血行侵袭转移 (P <0 .0 5 ) ,术后生存期短 (P <0 .0 1) ;MVD高的鳞癌同时还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P <0 .0 5 )。结论 MVD高的NSCLC患者术易复发转移 ,生存期短。MVD是一个独立于TNM分期的重要的预后因子 ,对预测NSCLC术后早期的转移模式和指导术后的进一步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1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