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糯到籼:对黔东南粮食作物种植与民族生境适应问题的历史考察

被引:23
作者
杨伟兵
机构
[1]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关键词
黔东南; 粮食作物; 民族生境; 适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明清以来黔东南地区农业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 ,农作物的引进与改良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明清以来所反映的粮食种植及经济变化情况的考察 ,展示和剖析黔东南民族地区物质生产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探讨生态环境、政府行为与民族文化三者在粮作变化和地区经济开发中的作用与适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山地生境与贵州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J].
蒋立松 .
贵州民族研究, 1999, (03) :91-97
[2]   明清云贵地区苗、彝等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状况研究 [J].
马廷中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1) :48-53
[3]  
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M]. 贵州民族出版社 , 吴一文,覃东平著, 2000
[4]  
环境与技术选择[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萧正洪著, 1998
[5]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5
[6]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3
[7]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0
[8]  
黔东南州志.粮食志. . 1995
[9]  
黔南职方纪略. 罗绕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