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天池火山主断裂活动与热液蚀变带

被引:8
作者
刘明军
顾梦林
孙振国
魏海泉
金伯禄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3] 吉林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调查所 郑州市文化路号
[4] 郑州市文化路号
[5] 北京市德外祁家豁子
[6] 延吉
关键词
天池火山; 主断裂; 破火山口内壁; 热液蚀变; 差异抬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7 [火山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在野外考察中发现 ,天池破火山口内壁同一层位不同段的近水平向红褐色、砖红色热液蚀变带顶界面有明显高差热液蚀变顶界面 ,北段 (靠近天文峰 )比南段 (朝鲜境内靠近将军峰 )高出约 110m。热液蚀变带顶界面可作为判断构造运动的标志面。北段与南段顶界面的高差 ,反映了自热液蚀变以来 ,天池火山北东向主断裂六道沟 -天池 -甑峰山断裂北西盘的抬升幅度大于南东盘 ,这可能是天池北西部较南东部地形坡度更陡、水系更发育的内在原因。北西向主断裂———白山镇 -天池 -金策断裂北东盘的抬升幅度大于南西盘。由热液蚀变和古风化壳特征观察到的北东向主断裂的近期垂向活动速率大于北西向主断裂的活动速率。这两条在天池交叉的主断裂将天池火山切割成 4个块体 ,它们的抬升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北、西、东、南块体。北块体抬升幅度最大 ,这与深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探测等得出的天池北部岩浆囊较浅的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和一定的成因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岩浆系统深部结构的深地震测深研究 [J].
张先康 ;
张成科 ;
赵金仁 ;
杨卓欣 ;
李松林 ;
张建狮 ;
刘宝峰 ;
成双喜 ;
孙国伟 ;
潘素珍 .
地震学报, 2002, (02) :135-143+223
[2]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电性结构和岩浆系统 [J].
汤吉 ;
邓前辉 ;
赵国泽 ;
李文军 ;
宣飞 ;
晋光文 ;
白登海 ;
詹艳 ;
梁竞阁 ;
蒲兴华 ;
王继军 ;
李国深 ;
洪飞 ;
马明志 ;
陈风学 .
地震地质, 2001, (02) :191-200
[3]   利用数字遥感图像研究长白山天池火山近代喷发规模 [J].
单新建 ;
陈国光 ;
叶洪 ;
王长林 .
地震地质, 2000, (02) :187-194
[4]   论中国东北大陆裂谷系的形成与演化 [J].
刘嘉麒 .
地质科学, 1989, (03) :209-216
[5]  
长白山天池火山近代喷发[M]. 科学出版社 , 刘若新等著, 1998
[6]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M]. 地质出版社 , 邓晋福等著, 1996
[7]  
火山作用与人类环境[M]. 地震出版社 , 刘若新主编, 1995
[8]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概论[M]. 地震出版社 ,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