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

被引:46
作者
姚伯初
万玲
吴能友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南海; 岩石圈; 速度结构; 大陆边缘; 地震层析; 低速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震层析资料表明,南海地区,自红河口向南经南海、苏禄海到苏拉威西海,岩石圈速度低,底部横波速度仅4.4km/s,岩石圈厚度在60~80km之间,为薄岩石圈地区。软流层的速度也较低,在4.2~4.4km/s之间,但厚度较大,大于200km。从红河-莺歌海断裂带经南海到苏禄海,存在一条北西向宽约200km的上地幔北西向低速带,面波速度在4.05~4.25km/s之间。由上述资料可见,东亚大陆边缘及边缘海的上地幔存在一巨型低速带,在南海地区低速带的走向为北西向,在东海地区为北北西向。这种走向与地表的区域构造走向基本一致,反映这里新生代构造活动可能与地幔低速带分布有关,即上地幔低速带反映了岩石圈的区域流动。这类岩石圈区域流动引起岩石圈表层的张性构造,形成裂谷及稍后的海底扩张,在亚洲东部边缘形成一系列边缘海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东亚西太平洋巨型裂谷体系岩石圈与软流圈结构及动力学 [J].
蔡学林 ;
朱介寿 ;
曹家敏 ;
严忠琼 ;
阳正熙 ;
洪学海 .
中国地质, 2002, (03) :234-245
[2]   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意义 [J].
姚伯初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8, (02) :2-6+8+10+12-17
[3]  
南沙海槽的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史[J]. 姚伯初.南海地质研究. 1996(00)
[4]   福州—泉州—汕头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炸地震研究 [J].
廖其林 ;
王振明 ;
王屏路 ;
余兆康 ;
吴宁远 ;
刘宝诚 .
地球物理学报, 1988, (03) :270-280
[5]   南海中央海盆条带磁异常特征及构造演化 [J].
吕文正 ;
柯长志 ;
吴声迪 ;
刘建华 ;
林长松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7, (01) :69-78
[6]  
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构造运动初探. 姚伯初. 南海地质研究 . 1993
[7]  
GeothermicsinChina. WangJiyang,etal. SeismologicalPress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