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归来》: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与传播研究

被引:19
作者
赵月枝 [1 ,2 ]
机构
[1] 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传播学院
[2]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传播学; 网络时代; 《马克思归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2735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050302 ;
摘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国外学术界新一波马克思主义热潮。出版于2012年的英文文集《马克思归来》就是这一波马克思主义热潮的传播学重要成果之一。围绕此书梳理国外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发展脉络和"马克思归来"的学术路径,可以发现,国外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在对信息资本主义时代的政治经济分析、知识劳工状况研究和意识形态批判等方面有新突破的同时,也有更加学院化和西方中心主义的问题。冷战学术思维的影响不仅导致此书无视整个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传播理论与实践,而且遮蔽了这些理论和实践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对话关系。在人类重新面临"社会主义,还是野蛮主义"严峻选择的历史当口,中国传播学界具有担当起发展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责任和特殊条件。这需要立足中国现实和借鉴国外最新成果,也需要警惕在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内部生产西方中心主义。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才能真正成为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国际主义事业。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6+190 +19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Now Playing.You":Big Data and the Production of Music Streaming Space. Robert Prey. . 2015
[2]  
Global Ethnography:Forces,Connections,and Imaginations in a Postmodern World. .
[3]   NOT YET THE POST-IMPERIALIST ERA [J].
SCHILLER, HI .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991, 8 (01) :13-28
[4]  
Empire. Michael Hardt,Antonio Negri. . 2000
[5]  
InformationandtheCrisisEconomy. HerbertSchiller. . 1984
[6]  
Sex and Money:Feminism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Media. . 2002
[7]  
Manufacturing Consent. Edward S.Herman,Norm Chomsky. . 1988
[8]  
Technologies of Freedom. Ithiel de Sola Pool. . 1983
[9]  
信息拜物教[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 希勒 (Schiller, 2007
[10]  
Empire,BareLifeandtheConstitutionofWhiteness:SovereigntyintheAgeofTerror. SuneraThobani. Borderlines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