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重组视角下中国城市群空间重构探究

被引:17
作者
杨海华 [1 ,2 ]
机构
[1] 盐城师范学院
[2]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关键词
城市群框架; 尺度重组; 空间重构;
D O I
10.14017/j.cnki.2095-5766.2019.0039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尺度重组是城市与区域空间重构的重要认知维度,城市与区域通过尺度重组实现地域空间形态的重构和社会空间治理的重构。基于对尺度重组现有分析框架和研究路径的探讨,发现中国城市群空间重构经历了两个过程:一是城市群地域空间重构逐渐形成以经济带—城市群—次域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群空间框架;二是城市群社会空间治理经历了由行政区治理、区域融合治理到区域一体化治理的重构过程。以经济带—城市群—次域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群空间框架服务于城市群一体化治理目标,强调城市群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将成为中国城市群空间发展形态的重要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主体框架及演进机理 [J].
杨海华 .
改革与战略, 2018, 34 (08) :94-100
[2]   全球重构中尺度重组及其地域性管制实践研究 [J].
马学广 ;
李鲁奇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 36 (02) :1-6
[4]   尺度重组中海洋国家战略区域的策略与制度建构——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J].
马学广 ;
李鲁奇 .
经济地理, 2016, 36 (12) :8-14
[5]   尺度重构视角下国家级新区发展的行政逻辑探析 [J].
王佃利 ;
于棋 ;
王庆歌 .
中国行政管理, 2016, (08) :41-47
[6]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展望 [J].
闫程莉 ;
安树伟 .
改革与战略, 2016, 32 (03) :87-92
[8]   双S曲线视阈下中国城市群治理形态变迁:耦合与策略 [J].
汪波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5, 16 (06) :22-30
[9]   经济带增长理论的宏观框架与微观基础 [J].
周玉龙 ;
孙久文 .
中州学刊, 2015, (09) :23-29
[10]   科学选择与分级培育适应新常态发展的中国城市群 [J].
方创琳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 30 (02) :12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