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科尔沁地区禾豆混播人工草地生产特性分析
被引:17
作者:
张淑艳
张永亮
机构:
[1]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2]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内蒙古 通辽
[3] 内蒙古 通辽
来源:
关键词:
科尔沁地区;
混播草地;
饲草产量;
禾本科;
豆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在科尔沁草原地区进行了不同草种和不同播种量组合的混播人工草地生产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披碱草、鸭茅、紫花苜蓿均具有较强的种间竞争能力,种间相容性较好;白三叶、草地早熟禾、猫尾草在苗期种间竞争能力较弱,幼苗死亡率较高,生长发育不良。在生产特性方面,草地早熟禾+鸭茅+猫尾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组合Ⅰ)草地豆科牧草平均产量显著大于禾本科牧草产量(P<0.01);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披碱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组合Ⅱ)草地禾本科与豆科牧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全年总产量中,组合Ⅱ的禾本科牧草产量显著大于组合Ⅰ(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混播组合是:无芒雀麦占40.3%,苇状羊茅+披碱草占32.9%,紫花苜蓿占26.8%,总播种量37.3kg/hm2,全年干草总产量可达8580.12kg/hm2,其中禾本科牧草占50%左右,适合于放牧刈割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4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