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伤寒沙门氏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Ⅱ.部分伤寒沙门氏菌的16SrRNA基因多态性

被引:7
作者
徐文斌,祁国明,刘延清
机构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关键词
伤寒沙门氏菌,16S,rRNA,GRP,分子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PCR扩增标记的Dig-dUTP-16SrRNA基因为探针,分析我国不同时间和地区分离的119株伤寒沙门氏菌和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染色体经PstⅠ消化后的16SrRNA基因限制性图谱。结果发现,各菌株的杂交片段范围为7.0~26.5kb,每个菌株有5~10条杂交带不等。通过对每个菌株的杂交结果进行数值分类,119株伤寒沙门氏菌可分为38个RTs,其中新疆伊犁1991年流行菌株和大连1990年爆发菌株大部分(13/20)为同一RT;从国内各高发省份分离的一些流行株也有相同的RT;而一些地区的散发菌株具有独特的RT;鼠伤寒沙门氏菌的RT则更为特别。对39个RTs,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国内的一些流行菌株,爆发菌株在遗传距离0.55处聚成一大类;而散发菌株,非流行菌株则在0.70处聚成另一类。此外,从健康带菌者分离的菌株251所具有的RT单成一类。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距离更远。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