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抑郁症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38
作者
钟宝亮 [1 ]
黄悦勤 [2 ]
李会娟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关键词
抑郁; 针灸; 系统评价; 荟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日、韩文数据库和学位论文数据库,手工检索部分中医类杂志,全面收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Jadad标准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提取数据,进行描述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七个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较高质量研究(合计895例患者)纳入系统评价。一个试验中针刺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WMD=-4.79,95%CI:-6.17,-3.14);一个试验中电针组和氟西汀组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15,95%CI:-4.24,1.94);两个试验针刺合并耳针组和氟西汀组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87,95%CI:-2.08,0.35)。结论:针灸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抑郁症治疗手段。电针治疗重性抑郁、针刺合并耳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与氟西汀相当,而不良反应轻微短暂,但需要更多的随访研究验证其远期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641 / 6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研究.[D].李颖文.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06
[2]   Six-month depression relapse rates among women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J].
Gallagher, SM ;
Allen, JJB ;
Hitt, SK ;
Schnyer, RN ;
Manber, R .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2001, 9 (04) :216-218
[3]   针刺调肝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研究 [J].
符文彬 ;
樊莉 ;
朱晓平 ;
何青 ;
王玲 ;
庄礼兴 ;
刘远声 ;
唐纯志 ;
李颖文 ;
严洁 .
针刺研究, 2006, (06) :355-358
[4]   抑郁症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J].
李晓晶 ;
马欣欣 ;
李素琴 .
河北医药, 2006, (02) :130-131
[5]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正穴位与非穴位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 [J].
樊莉 ;
符文彬 ;
蒙昌荣 ;
朱晓平 ;
米建平 ;
李伟雄 ;
文幸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28) :14-16
[6]   随机对照试验的依从性和意向性治疗分析 [J].
刘建平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12) :884-886
[7]   电针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J].
罗和春 ;
Ureil Halbriech ;
沈渔邨 ;
孟凡强 ;
赵学英 ;
梁炜 ;
谭春香 ;
韩毳 ;
周东丰 ;
刘平 .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3, (04)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