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氮肥氨挥发损失研究

被引:31
作者
夏文建 [1 ]
周卫 [1 ]
梁国庆 [1 ]
王秀斌 [1 ]
孙静文 [1 ]
李双来 [2 ]
胡诚 [2 ]
陈云峰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所
关键词
稻麦轮作; 氨挥发; 水稻土; 优化施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512.1 [小麦]; S143 [化学肥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密闭室连续通气法研究了优化施氮下湖北稻-麦轮作体系农田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肥料氮素氨挥发损失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施肥处理小麦季氨挥发损失量为N 11.37~17.05 kg/hm2,肥料氮氨挥发损失率为4.75%5.43%,氨挥发峰值大约发生在施肥后的第35d,肥料氨挥发过程持续71~0 d;水稻季氨挥发损失量为N32.506~2.82 kg/hm2,肥料氮氨挥发损失率为8.24%1~9.38%,氨挥发峰值大约发生在施肥后的第23d,氨挥发过程持续57d。水稻季和小麦季氨挥发之间差异显著,整个稻-麦轮作体系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水稻季,约占整个轮作体系的74.08%7~8.65%。同习惯施氮相比,基于作物阶段氮素吸收增加追肥比例和施肥次数的优化施氮能有效减少肥料氮的氨挥发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太湖地区乌栅土稻田氨挥发损失的研究 [J].
张静 ;
王德建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6) :84-87
[2]  
Ammonia Volatilization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Response to Urea Application in Rice Fields of the Taihu Lake Region,China[J]. LIN De-Xi~(1,3,4) FAN Xiao-Hui~(1,2,*2) HU Feng~3 ZHAO Hong-Tao~1 LUO Jia-Fa~5 1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 (China). 2 Department of Soil and Water Science,Trop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Center,Institu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Florida,Homestead,FL33031 (USA) 3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
[3]   太湖地区氮磷肥施用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J].
田玉华 ;
贺发云 ;
尹斌 ;
朱兆良 .
土壤学报, 2007, (05) :893-900
[4]   太湖地区铁渗水耕人为土稻季上氮肥的氨挥发 [J].
黄进宝 ;
范晓晖 ;
张绍林 .
土壤学报, 2006, (05) :786-792
[5]   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方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J].
邓美华 ;
尹斌 ;
张绍林 ;
朱兆良 ;
石孝均 .
土壤, 2006, (03) :263-269
[6]   长期施肥条件下小麦农田氨挥发损失的原位研究 [J].
王旭刚 ;
郝明德 ;
陈磊 ;
张少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1) :18-24
[7]   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农田氨挥发损失 [J].
张玉铭 ;
胡春胜 ;
董文旭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3) :417-419
[8]   Measurement of Ammonia Emission Following Surface Application of Urea Fertilizer from Irrigated Paddy Rice Fields [J].
Md. Toufiq Iqbal ;
Fatima Rukshana .
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 2005, (04) :288-293
[9]   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宋勇生 ;
范晓晖 ;
林德喜 ;
杨林章 ;
周健民 .
土壤学报, 2004, (02) :265-269
[10]   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J].
彭少兵 ;
黄见良 ;
钟旭华 ;
杨建昌 ;
王光火 ;
邹应斌 ;
张福锁 ;
朱庆森 ;
Roland Buresh ;
Christian Witt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9) :109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