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冬夏季风对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异常的响应

被引:11
作者
李东辉 [1 ]
谭言科 [2 ]
张瑰 [3 ]
叶志敏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3] 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
[4] 南京军区气象水文中心
关键词
热带印度洋; 海表温度距平; 东亚季风; ENSO;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P731.11 [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707 ;
摘要
利用多年的Reynolds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秋季海表温度距平(SSTA)与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主要模态是全区一致(USB)型和偶极子(IOD)型,USB型模态主要代表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长期变化趋势,而IOD型模态主要反映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年际变化。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气候变率中既存在着明显的ENSO信号,也有独立于ENSO的变率特征,独立于ENSO的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变化的主要模态仍是USB型和IOD型。前期秋季USB模态与东亚冬季风及东亚副热带夏季风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与前期正(负)IOD模态相对应,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弱(强),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偏强(弱)。USB型和IOD型模态对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是独立于ENSO的,但ENSO起到了调节二者相关显著程度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振荡及其气候影响 [J].
李崇银 ;
穆明权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1, (04) :433-443
[2]   20世纪印度洋气候变率特征 [J].
周天军 ;
宇如聪 ;
李薇 ;
张学洪 .
气象学报, 2001, (03) :257-270+385
[3]   南海及邻近海域异常海温影响局域大气环流的初步试验 [J].
王东晓 ;
谢强 ;
周发 .
热带海洋学报, 2001, (01) :82-90
[4]   El Nio位相期间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国南部初夏降水及初夏亚洲季风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肖子牛 ;
晏红明 .
大气科学, 2001, (02) :173-183
[5]   南海-热带东印度洋海温年际变化与南海季风爆发关系的初步分析 [J].
赵永平 ;
陈永利 ;
白学志 ;
王凡 .
热带气象学报, 2000, (02) :115-122
[6]   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亚洲季风区天气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晏红明 ;
肖子牛 .
热带气象学报, 2000, (01) :18-27
[7]   热带印度洋年代际海洋变率及其动力学解释 [J].
王东晓 ;
吴国雄 ;
徐建军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1) :1226-1232
[8]   赤道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的齿轮式耦合和ENSO事件 I.资料分析 [J].
吴国雄 ;
孟文 .
大气科学, 1998, (04) :86-96
[9]   亚洲冬夏季风对ENSO事件的响应 [J].
陶诗言 ;
张庆云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8, (04) :15-23
[1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EATING EFFECT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J].
钱永甫 .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996, (03) :27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