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巴山早古生代双模式火成岩套:以高滩辉绿岩和蒿坪粗面岩为例

被引:72
作者
黄月华
任有祥
夏林圻
夏祖春
张诚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2]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3]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西安
[4] 西安
关键词
辉绿岩-粗面岩套; 双模式; 扬子地块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北大巴山辉绿岩类和粗面岩属碱性系列。它们是加里东晚期形成的双模式火成岩套。两类岩石均以富集REE、Zr、Hf、Nb、Ta、Th、U、Rb、Sr、Ba等不相容元素,亏损Cr、Ni等相容元素为特征,具相近的(87Sr/86Sr)i初始比值(辉绿岩为0.705995,粗面岩为0.705096)。地质产状、岩石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资料表明,辉绿岩和粗面岩系由同源原生岩浆经液态不混溶作用生成的两个独立的派生岩浆——富钛富铁的镁铁质熔体和高硅富钾的硅铝质熔体,再经不同程度演化冷凝结晶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5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微量元素在河北阳原球状黑云辉石正长岩的球体和基体间分配的意义 [J].
侯增谦 .
岩石学报, 1988, (01) :84-93
[2]   印度尼西亚克拉卡托火山安山质熔岩斑晶矿物中的岩浆包裹体 [J].
夏林圻 ;
R.Clocchiatti .
地球化学, 1986, (01) :1-12+97
[3]   秦岭古生代陆间裂谷系的演化 [J].
杨森楠 .
地球科学, 1985, (04) :53-62
[4]   陕西紫阳—镇坪一带辉绿岩型钛磁铁矿地质特征 [J].
戴仲和 ;
杜文健 ;
陈启光 .
西北地质, 1979, (01) :30-40+73
[5]   长江上游地区几个层状基性-超基性侵入体的岩石特征及有关岩石学问题 [J].
刘若新 ;
解广轰 ;
倪集众 .
地球化学, 1974, (02) :77-92
[6]   西南暗色岩深渊分异两个系列的岩石化学特征与铁镍矿化的关系 [J].
梅厚钧 .
地球化学, 1973, (04) :219-253
[7]  
Minor and trace element partitioning between immiscible ocelli-matrix pairs from lamprophyre dikes and sills, Monteregian Hills petrographic province, Quebec[J] . G. Nelson Eby.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1 (3)
[8]  
Two-liquid partition coefficients: Experimental data and geochemical implications[J] . E. Bruce Watso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6 (1)
[9]   PERALKALINE ACID TENDENCIES IN GRAN-CANARIA (CANARY-ISLANDS) [J].
ARANA, V ;
BADIOLA, ER ;
HERNAN, F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73, 40 (01) :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