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战略联盟: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

被引:9
作者
聂永成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 海南政法学院教务处
关键词
大学战略联盟; 生态位理论; 组织域理论; 利益契约理论; 实践模式;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4.11.013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战略联盟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它既是大学自身加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大学战略联盟具有参与主体的独立性、联盟关系的松散性、合作方式的机动性、管理协调的灵活性和资源配置的互补性等组织特征,其理论基础是生态位理论、组织域理论和利益契约理论。目前,联邦合并模式、资源共享模式、学分互换模式、联合课程模式和联盟共建模式是五种常见的大学战略联盟实践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伊拉斯谟世界计划”研究生跨国联合课程探析 [J].
李盛兵 ;
邬英英 .
比较教育研究, 2011, 33 (07) :36-39
[3]   生态位理论研究论述 [J].
金松岩 ;
张敏 ;
杨春 .
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9, 21 (04) :12-15
[4]   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战略联盟研究 [J].
金凤 ;
朱洪镇 .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8, 25 (06) :121-123
[5]   企业知识联盟动力机制研究 [J].
李金生 ;
丁丽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68-73
[6]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发展及其启示 [J].
黎志华 .
大学教育科学, 2007, (02) :100-103
[7]   后合并时代高校的选择:战略联盟 [J].
阳荣威 .
高等教育研究, 2005, (09) :57-61
[8]   论高校的战略联盟 [J].
程勉中 .
高教探索, 2005, (02) :47-49+84
[9]   国外高校战略联盟与合作的几种模式 [J].
汪怿 .
辽宁教育研究 , 2003, (10) :6-8
[10]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学分互换探究 [J].
李联明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06)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