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类型间杂交粳稻品质性状及其遗传分析

被引:18
作者
冷燕
洪德林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粳稻; 生态类型; 稻米品质; 遗传;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4.01.006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 8个不同生态类型的粳稻品种所配成的 8× 8双列杂交的F2 稻米的 7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及遗传。结果表明 :(1) 8个亲本各品质性状表观差异不大 ,但F2 代出现超亲现象 ,表明亲本间基因呈分散分布。 (2 )米粒宽、米粒重、垩白率、糊化温度、胶稠度 5个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 显性模型 ,且均以显性效应为主。粒长和直链淀粉含量 2个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加性 显性模型 ,存在上位性。 (3)粒宽、粒重 2个性状的显性基因具减效作用 ,垩白度、糊化温度和胶稠度 3个性状的显性基因具增效作用。 (4 )越光在糊化温度性状上比其他品种带有较多的隐性基因 ;镇稻 88在粒宽、粒重 2个性状上带有较多的显性基因 ;秀水 0 4在粒长和胶稠度 2个性状上带有较多的显性基因 ,在垩白度性状上带有较多的隐性基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