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作物基因库种子繁殖更新技术研究

被引:7
作者
马缘生
范传珠
王述民
谭富娟
周红立
周涛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作物; 基因库; 种子; 繁殖; 同工酶;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2.02.001
中图分类号
S33 [作物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用大白菜、荞麦、多花菜豆、薏苡和芝麻等五种作物,每作物4个品种,各设25、50、100、150、200株不同群体的田间种植试验。采用纱网隔离,人工链式杂交,成对杂交,混合授粉,人工辅助授粉或虫媒(蜜蜂、苍蝇)等不同传粉方法。观察、记载主要农艺性状。室内考种并测定各繁种方法与原种繁殖前后10种同工酶,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种群及原种与不同繁种方法繁殖后代间的差异显著性(遗传相似性)。提出这5种作物基因库种子最佳繁种措施:大白菜种植50~100株,群体内进行人工链式杂交;荞麦在网罩内种50~100株,采用家蝇传粉;多花菜豆在全封闭网棚内种50株以上,放蜜蜂传粉;薏苡种50~150株群体,套袋人工混合授粉;芝麻采用非隔离区种植40~50株或利用温室隔离种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33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Implications of the variance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on the genetic conservation of monoecious species[J] . J. Crossa,R. Vencovsky.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