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医“九种体质”的理论渊源

被引:6
作者
侯淑峰
尹艳
杨智荣
彭艳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中医保健中心
关键词
解析; 体质; 理论渊源;
D O I
10.13193/j.archtcm.2010.09.166.houshf.015
中图分类号
R2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古人对于人体体质存在个体差异早有认识,其论述散见于多种中医文献中。9种体质的提出将现代对于体质类型的认识规范化、条理化。以9种体质的分类为依据,通过解析中医历代文献中对于体质认知的脉络,探索其中的逻辑规律,把握九种体质命名的理论内涵,尤其是对除平和质外的其他八种偏颇体质的成因、特征及发病倾向分别给出文献理论依据,总结了前人"辨证识体"的有益经验,从而指导现代中医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1956 / 195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幼科发挥[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明)万全著, 2006
[2]  
景岳全书[M].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明)张介宾原著, 2006
[3]  
湖湘名医典籍精华[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炳凡,周绍明总主编, 2000
[4]  
《伤寒总病论》释评[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浠水县卫生局, 1987
[5]  
医门棒喝[M].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清)章 楠著, 1987
[6]  
格致余论[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元)朱震亨著, 1985
[7]  
仁术便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明)张洁, 1985
[8]  
诸病源候论[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隋)巢元方等, 1984
[9]  
丹溪治法心要[M]. 人民出版社 , (元)朱震亨, 1983
[10]  
备急千金要方[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唐)孙思邈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