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剥夺”理论与我国农民工问题

被引:128
作者
李强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
关键词
农民工; 绝对剥夺; 多阶剥夺; 相对剥夺; 社会稳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9 [其他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02 ;
摘要
通过剥夺理论研究中国农民工在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等方面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对农民工的绝对剥夺、相对剥夺、多阶剥夺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探索针对中国农民工的剥夺具有怎样的新特点 ,造成何种社会后果以及怎样避免冲突型社会后果等问题。迄今绝对剥夺还是主要问题 ,但随着绝对剥夺程度的逐步降低 ,相对剥夺问题地位会上升。绝对剥夺程度的降低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稳定。不稳定常常发生于经济发展、民权意识提高和社会地位上升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7 / 2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Essays in Trespassing: Economics to Politics andBeyond. Albert O Hirschm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1
[2]  
"一票否决制"———北京清理建筑业拖欠民工工资不留死角. 王文韬,葛素表. 新华网北京新闻中心 . 2003
[3]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Justice. W.G.Runcim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66
[4]  
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 商务出版社 . 1997
[5]  
最后的收容遣送站. 王少波. 丽水日报 . 2003
[6]  
生育制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著, 1998
[7]  
社会分工论[M]. 三联书店 , (法)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m)著, 2000
[8]  
边缘人[M]. 新华出版社 , 刘开明著, 2003
[9]   农民工就业的新突破——义乌市试点的调查 [J].
吕学静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2, (09) :31-34
[10]  
新市民运动. 喻希来. 中国社会报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