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方法在中国应用的案例初探

被引:3
作者
李宏祥
林卫青
机构
[1]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均衡因子; 产量因子;
D O I
10.14034/j.cnki.schj.2005.01.003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生态足迹方法通过估算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消费量和同化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性生产空间面积大小,并与给定人口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衡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从模型方法应用范围,计算所需资料和模型自身三方面分析了生态足迹方法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方法本身的不足。详细分析和比较了生态足迹方法在我国不同省市及地区的应用案例,结果表明,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地区贸易从不发达地区输入生态足迹,因而加重了不发达地区的生态负担。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37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 [J].
郭秀锐 ;
杨居荣 ;
毛显强 .
地理研究, 2003, (05) :654-662
[2]   区域可持续发展度量方法比较分析 [J].
乔家君 ;
许叔明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 (04) :9-12
[3]  
仙居县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生态足迹分析.[J].闵庆文;余卫东;成升魁;王秀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 04
[4]  
仙居县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生态足迹分析.[J].闵庆文;余卫东;成升魁;王秀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 04
[5]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估——以贵州镇远县为例 [J].
王书华 ;
王忠静 .
山地学报, 2003, (03) :324-330
[6]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赵秀勇 ;
缪旭波 ;
孙勤芳 ;
钱汪洋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2) :58-60
[7]   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 [J].
李金平 ;
王志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97-203
[8]   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生态足迹初步研究 [J].
胡孟春 ;
张永春 ;
缪旭波 ;
沈渭寿 ;
马荣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317-320
[9]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郊经济协调评估——以河北省新乐市为例 [J].
王书华 ;
张义丰 ;
王忠静 ;
毛汉英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3, (01) :78-82
[10]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 [J].
王书华 ;
毛汉英 ;
王忠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76-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