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肌缺血指数相关性探讨

被引:13
作者
张宁宁
尹承娥
吕芳芳
郭伟星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 山东省武警总队医院
[3]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山东济南
[4] 山东济南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气滞血瘀; 气虚血瘀; 心率变异性; 心肌缺血总负荷;
D O I
10.16294/j.cnki.1007-659x.2003.02.015
中图分类号
R259.414 [];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自主神经功能及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 ,对气滞血瘀型 117例、气虚血瘀型 10 4例心绞痛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和缺血负荷指数同步分析。结果 :气滞血瘀型以交感与迷走神经平衡失调为主 ,一过性缺血型 ST段下移的时间分布、频度增多 ,缺血负荷指数较气虚血瘀型组增高 30 %。气虚血瘀型主要为迷走神经张力明显降低 ,缺血型 ST段下移持续时间达 2 4 h。结论 :气滞血瘀证与气虚血瘀证心绞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两证患者心肌缺血程度与自主神经功能高度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心率变异性检测临床应用的建议 [J].
孙瑞龙 ;
吴宁 ;
杨世豪 ;
陆再英 ;
郭林妮 ;
屈建石 ;
黄永麟 ;
戚文航 ;
蒋文平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04) :12-15
[2]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 [J].
邢海燕 .
江苏中医, 1997, (10) :47-48
[3]   冠心病心绞痛395例中医证型特点探讨 [J].
刘德桓 ;
许真真 ;
郭伟聪 .
中医杂志, 1995, (10) :617-618+580
[4]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所见的联系 [J].
鲍延熙 ;
郑义 ;
陆惠华 ;
俞国瑞 ;
郑道声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 (02) :74-75+67
[5]  
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M].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卢喜烈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