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油气勘探模式

被引:18
作者
李洪辉
张光亚
刘建新
丛祝安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带,构造演化,油气藏,勘探方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的油气勘探获得了实质性进展,已发现巴什托普、山1井油气藏和玛4井高产气藏。巴楚地区在早古生代是稳定沉降的克拉通内坳陷;晚古生代发生东西向翘倾活动,石炭纪中、晚期巴楚地区西部形成低隆;中生代开始反转隆升,侏罗纪至白垩纪整体隆升,形成巴楚断隆雏形;在新生代逆掩推覆及断褶活动作用下,形成两褶、一凸、一垒、一向斜的构造格局,成为塔西南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目前巴楚断隆已知存在3套含油气系统,各自应有不同的勘探模式:寒武系—下奥陶统含油气系统,主要勘探对象是晚第三纪—第四纪聚集的气藏和海西期聚集的古油藏,难点是恢复与分析古构造,研究保存条件;中、上奥陶统含油气系统,以寻找晚第三纪以来形成的气藏为主,应选择较简单的背斜钻探;石炭系含油气系统,主要目的层是石炭系、二叠系和上第三系等,应选择断隆南带靠近斜坡的断层伴生背斜钻探,寻找气藏和轻质油油藏。巴楚断隆及邻区已发现2种成藏组合(石炭系断层相关背斜油藏成藏组合和下奥陶统风化壳气藏成藏组合),还有3种概念型成藏组合(寒武系—下奥陶统内幕原生古油藏,石炭系灰岩断背斜油藏,上二叠统砂岩成藏组合)值得重视。按照3种勘探模式和5种成藏组合类型进行巴楚断隆下一步勘探,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前陆盆地分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何登发等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