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介绍了作者在国外时和雪马克(J·E.Cermak)共同进行的研究工作。首先考虑影响本问题的主要因素,应用量纲分析后获得下列蒸发率的表达式 (Ex)/(ΔC·υe)=f9 ((U’X)/(υe),(ρo-ρm)/(ρo),(gx)/(U’2),X/X’) (7)因为重力或密度梯度作为一个孤立的因素对于蒸发率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因此(7)式中右方的第二及第三两项应予组合以李察生数的形式出现。从而得 N=(EX)/(ΔC·υe)=f10 (R’,Ri,x/x’) (8)同理,得 U’/(Uo)=f11(Rx’,Ri,x/x’) (9) 和试验数字比较后,发觉N仅系R’的函数。这表示在本试验研究的范围内边界层的流态,上风陆地的相对长度以及李察生数对于N都无直接的影响(图9及10)。另一值得注意的结果是按照巴斯魁尔的建议修改刹顿的蒸发理论后,可以获得能够代表实验数字的理论曲线(图9,11,及12)。由此可以推论顿的紊动理论和巴斯魁尔的蒸汽交换系数计算法大体上是正确的。这就为紊动交换蒸发问题的未来分析建立了比较巩固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