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连续施锌条件下土壤锌的形态及有效性

被引:39
作者
魏孝荣
郝明德
张春霞
机构
[1]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试验室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连续施用; 锌肥; 土壤锌形态; 土壤锌有效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连续浸提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连续施用锌肥后锌的土壤化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7年连续施用锌肥,锌在土壤中有明显的累积。0~60cm各土层土壤全锌和有效锌(DTPA-Zn)含量均高于对照,并且表现出锌在表层土壤(0~15cm)累积和向深层土壤迁移的特点。土壤中的锌主要以矿物态锌存在,占土壤全锌含量的95.57%~99.11%。其次为松结态锌,约占全锌的0.82%~3.58%。其它形态锌占全锌的比例很小,不到1.00%。锌肥施入土壤后各形态锌的含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施入土壤中的锌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矿物态锌,只有一小部分进入土壤溶液,或与有机质、碳酸盐及氧化锰相结合。在土壤各形态锌中,交换态、松结态和碳酸盐态锌均能不同程度反映土壤锌的有效性。长期施用锌肥改善了小麦的锌营养状况,促进了小麦对锌的吸收,施锌小麦各器官锌含量和吸锌量均高于对照。
引用
收藏
页码:1386 / 13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小麦氮、磷与锌配合施用的研究 [J].
杨清,刘新保,褚天铎,王淑惠,李春花,张燕卿 .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01) :15-24
[2]   我国土壤中锌含量的分布规律 [J].
刘铮 .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01) :30-37
[3]   黄土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与微肥效应 [J].
余存祖 ;
彭琳 ;
刘耀宏 ;
戴鸣钧 ;
彭祥林 .
土壤学报, 1991, (03) :317-326
[4]   土壤锌、铜、铁、锰形态区分方法的选择 [J].
蒋廷惠 ;
胡霭堂 ;
秦怀英 .
环境科学学报, 1990, (03) :280-286
[5]   我国某些旱地土壤中锌的形态及其有效性 [J].
韩凤祥 ;
胡霭堂 ;
秦怀英 ;
史瑞和 .
土壤, 1990, (06) :302-306
[6]   土壤中锌、铜、铁、锰的形态与有效性的关系 [J].
蒋廷惠 ;
胡蔼堂 ;
秦怀英 .
土壤通报, 1989, (05) :228-231+207
[7]   锰、锌肥对冬小麦营养效应的研究 [J].
陈铭 ;
尹崇仁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4) :58-64
[8]   黄土地区土壤中锌的含量分布、锌肥肥效及其有效施用条件 [J].
彭琳 ;
彭祥林 ;
余存祖 ;
戴鸣钩 ;
刘要红 .
土壤学报, 1983, (04) :361-372
[9]   吉林省主要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评价及其相关分析 [J].
孟庆秋 ;
张树人 .
土壤通报, 1983, (06) :26-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