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子

被引:24
作者
张秋玲 [1 ]
马金辉 [2 ]
赵传燕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国家重点冻土实验室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兴隆山; 景观格局; 驱动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兴隆山区研究区域,在1995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图基础上,对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995年到2000年期间,耕地、林地、城乡建设草地和耕地面积有增加的趋势;林地和水域面积有减少的趋势。针对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布,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景观指数SHDI和SHAPE-MN相关性较差;选用代表性指数SHDI,利用TAPES-G、SRAD和WET3个计算地形、太阳辐射和土壤水参数的栅格程序和统计软件SPSS来分析影响景观格局的驱动因子,最后得出:在不考虑人为因子的条件下,由WET产生的土壤水(SOILWATER),稳定湿度(STEADYWET)对SHDI指标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因此,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对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环境的研究非常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3206 / 32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流域湿地景观空间梯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刘红玉 ;
李兆富 .
生态学报, 2006, (01) :213-220
[3]   泾河沿岸景观格局梯度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毕晓丽 ;
周睿 ;
刘丽娟 ;
洪军 ;
王兮之 ;
王辉 ;
索安宁 ;
葛剑平 .
生态学报, 2005, (05) :1041-1047+1238
[4]   基于GIS和RS技术评价兰州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过程 [J].
张秋玲 ;
马金辉 ;
赵传燕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1) :96-100
[5]   西部干旱区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J].
马媛 ;
师庆东 ;
潘晓玲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16-519
[6]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驱动因子分析 [J].
甘红 ;
刘彦随 ;
王静 ;
吴佩林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4) :113-116
[7]   基于遥感和GIS的干旱区绿洲景观破碎化分析——以金塔绿洲为例 [J].
郭明 ;
马明国 ;
肖笃宁 ;
赵善伦 .
中国沙漠, 2004, (02) :89-94
[8]   三峡库区山地生态系统优化调控 [J].
陈治谏 ;
刘邵权 ;
廖晓勇 ;
陈国阶 .
山地学报, 2003, (01) :85-89
[9]   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6, (04) :337-344
[10]   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J].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5, (02) :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