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荒漠区封育沙地植被群落特征变化研究

被引:9
作者
王燕
王辉
李永兵
王婷婷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封育沙地; 恢复机制; 群落特征;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9.05.010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天然植被围栏封育和人工种植+围栏封育措施下沙地植物群落为对象,以无封护的流动沙地做对照,研究了不同恢复措施对沙地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封育15a后,人工种植+围栏封育区侵入物种的丰富度随演替的进展已达12种,其中猪毛菜7.562株/m2,碟果虫实3.233株/m2,雾冰藜3.017株/m2,沙米1.615株/m2,狗尾草1.112株/m2。种类组成及生活型结构在向天然植被围栏封育区植物群落靠近,但两者间仍表现出较大差异。(2)在类型组成上,两种封育措施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优势科及各科种类数量上。(3)在综合多样性特征上,两种措施区草被层的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余各指数两者差异均不显著,但天然植被围栏封育区灌木层的生态优势度指数较高。(4)群落的相似性指数表明,两种封育措施间的植物群落差距较大,且2种封育措施下的植物群落与植被呈零星状分布的无封护措施的流动沙地相比,生态差距均十分显著,这表明封育可明显促进沙地植被的多样性恢复,其中人工种植对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恢复的作用是相对缓慢而渐进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Effects of sheep exclusion on the soil seed bank and annual vegetation in chenopod shrublands of South Australia [J].
Meissner, RA ;
Facelli, JM .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1999, 42 (02) :117-128
[2]   农牧交错带不同封育时间对植物特征值及多样性的影响 [J].
李瑞 ;
张克斌 ;
王百田 ;
刘刚 ;
吴瑞菊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07) :106-110
[3]   封山育林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恢复的影响 [J].
蔡道雄 ;
卢立华 ;
贾宏炎 ;
何日明 .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03) :319-327
[4]   我国北方沙区退化植被的恢复机理 [J].
赵哈林 ;
苏永中 ;
周瑞莲 .
中国沙漠, 2006, (03) :323-328
[5]   半干旱沙地封育草场的植被变化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 [J].
杨晓晖 ;
张克斌 ;
侯瑞萍 ;
慈龙骏 .
生态学报, 2005, (12) :3212-3219
[6]   草原荒漠化的反思 [J].
达林太 ;
阿拉腾巴格那 ;
不详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 2005, (03) :46-50
[7]   施肥和围栏封育对青海湖地区高寒草原影响的比较研究 Ⅱ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 [J].
周国英 ;
陈桂琛 ;
赵以莲 ;
王顺忠 ;
孙菁 .
草业科学, 2005, (01) :59-63
[8]   景泰北部沙区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试验示范 [J].
刘荟 ;
满多清 .
甘肃林业科技, 2003, (04) :13-15+38
[9]   新疆阜康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J].
张林静 ;
岳明 ;
张远东 ;
顾峰雪 ;
潘晓玲 ;
赵桂仿 .
地理科学, 2003, (03) :329-334
[10]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与植被演替规律的研究 [J].
姚洪林 ;
闫德仁 ;
杨文斌 ;
余伟莅 ;
刘永军 ;
于树平 .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1, (04)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