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收期半夏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

被引:29
作者
曾建红
彭正松
机构
[1]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四川南充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半夏; 生物碱; 动态变化;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04.04.026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为探讨半夏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从而为确定半夏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氯仿提取法,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在波长为417nm的条件下测定了半夏中生物碱含量,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盐酸麻黄碱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半夏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F=2.313,P<0.05);半夏生物碱含量以8月下旬的为最高,单株平均生物碱产量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为最高,半夏最佳采收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半夏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J].
于超 ;
张明 ;
王宇 ;
喻强 .
时珍国医国药, 2002, (02) :73-75
[2]   物候对益母草生长和总生物碱积累的影响 [J].
张飞联 ;
赵仕湘 ;
吴爱娟 ;
徐建中 ;
盛束军 .
中草药, 2000, (05) :53-56
[3]   鹞落坪半夏与半夏化学成分比较 [J].
余世春 ;
刘晓龙 ;
李俊 ;
周家骅 .
中药材, 1991, (12) :28-30
[4]   半夏类药材氨基酸与无机元素分析 [J].
李先端 ;
胡世林 ;
杨连菊 .
中国中药杂志, 1990, (10) :37-38
[5]   半夏培养物与人工栽培半夏生物碱类成分对比分析 [J].
赵岚 ;
苏新 ;
胡兴娣 .
中国中药杂志, 1990, (03) :18-20+61
[6]   人工栽培与野生半夏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J].
张广强 ;
梁生旺 ;
刘伟 ;
杜天信 ;
张元伟 .
中药材, 1987, (04) :37-39
[7]   高等植物的次级代谢 [J].
梁峥 ;
郑光植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1, (01) :14-21
[8]  
生物统计.[M].刘来福;程书肖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