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木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格局

被引:61
作者
朱源 [1 ]
康慕谊 [1 ]
江源 [1 ]
刘全儒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物种丰富度; 森林群落; 灌丛群落; 广义可加模型; 海拔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贺兰山位于中国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过渡带,是研究干旱区山地物种多样性海拔格局的理想区域。该文通过样方法调查研究区的森林和灌丛群落,并运用广义可加模型分析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海拔是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影响因子,一般能解释原始数据30%40%的变差。2)对于森林和灌丛群落,草本植物都是群落中比例最高的物种,而且决定了群落总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3)森林群落的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在中海拔区域最高,反映了中海拔区域相对优越的水热条件。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明显受到乔木层郁闭度的影响,有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4)灌丛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均呈单峰格局,皆因低海拔的干旱和高海拔的寒冷抑制了多数物种的生存,仅气候条件适宜的中海拔区域能够生存丰富的物种。
引用
收藏
页码:574 / 5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基于等面积高度带划分的贺兰山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
    朱源
    江源
    刘全儒
    熊敏
    康慕谊
    [J]. 生物多样性, 2007, (04) : 408 - 418
  • [2] 贺兰山针叶林结构特征与种类组成的比较
    朱源
    康慕谊
    刘全儒
    苏云
    江源
    [J]. 地理研究, 2007, (02) : 305 - 313
  • [3] 玉龙雪山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冯建孟
    王襄平
    徐成东
    杨元合
    方精云
    [J]. 山地学报 , 2006, (01) : 110 - 116
  • [4] 山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产力海拔梯度变化研究进展
    刘兴良
    史作民
    杨冬生
    刘世荣
    杨玉坡
    马钦彦
    不详
    [J]. 世界林业研究 , 2005, (04) : 27 - 34
  • [5] 排序和广义线性模型与广义可加模型在植物种与环境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朱源
    康慕谊
    [J]. 生态学杂志, 2005, (07) : 807 - 811
  • [6] 岷江干旱河谷灌丛α多样性分析
    冶民生
    关文彬
    谭辉
    马克明
    刘国华
    汪西林
    [J]. 生态学报, 2004, (06) : 1123 - 1130
  • [7] 贺兰山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异
    梁存柱
    朱宗元
    王炜
    裴浩
    张韬
    王永利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3) : 361 - 368
  • [8] 秦岭牛背梁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唐志尧
    柯金虎
    [J]. 生物多样性, 2004, (01) : 108 - 114
  • [9] 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α多样性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郝占庆
    于德永
    杨晓明
    丁之慧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 785 - 789
  • [10] 贺兰山植物物种资源构成的垂直分异
    江源
    熊敏
    [J]. 资源科学, 2002, (03) : 49 - 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