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对策

被引:96
作者
郧文聚 [1 ]
宇振荣 [2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2] 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土地整治; 乡村景观; 生态系统服务; 新农村建设;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1.06.003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5 ; 070501 ;
摘要
论文针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需求以及中国土地利用现存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土地整治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案例的研究,分析了发达国家土地整治目标和任务,讨论了中国未来农村土地整治发展的多功能性战略和任务,提出了土地整治加强生态景观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对策。主要结论为:在理论方面,应充分认识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维系和提升地域景观特征;加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的研究,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构建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加强流域水文过程研究,提高水土安全水平。在规划设计方面,应做好3个层次的工作:战略规划上,应在已有规定和规范的内容基础上,整合景观特征保护和提升、生态网络、水土安全和游憩网络等规划,完善和提升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上,应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在项目总体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大力提升土地整治在食物和能源生产、景观塑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安全和休闲游憩等方面的多功能性;项目工程设计上,应加强场地分析和生物生境修复,强化生态设计、景观持续性设计、以及乡村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在沟路林渠等景观要素上的应用。鉴于中国土地整治在生态景观建设理论认识、技术研发和推广上的艰巨性、长期性,提出了"十二五"土地整治应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的重点对策: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综合性和科学性;做好土地整治生态景观规划和建设示范;加快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科技支撑和学科建设;把握农地和村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关键环节。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19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CLUE-S模型的密云县面源污染控制景观安全格局分析 [J].
潘影 ;
刘云慧 ;
王静 ;
宇振荣 .
生态学报, 2011, 31 (02) :529-537
[2]  
北京市农业景观生态与美学质量空间评价[J]. 潘影,肖禾,宇振荣.应用生态学报. 2009(10)
[3]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J].
刘云慧 ;
李良涛 ;
宇振荣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8, (11) :2538-2543
[4]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lational landscap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esigned landscapes and the six Es of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J] . Laura R. Musacchio.Landscape Ecology . 2009 (8)
[5]  
Landscape Planning for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Reduction III: Assessing Phosphorus and Sediment Reduction Potential[J] . Matthew W. Diebel,Jeffrey T. Maxted,Dale M. Robertson,Seungbong Han,M. Jake Vander Zanden.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09 (1)
[6]  
乡村景观设计手法[日]进士五十八. 中国电力出版社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