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孤北低潜山煤成气成藏条件及特征

被引:25
作者
彭传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孤北低潜山; 上古生界; 煤成气; 二次生气;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5.04.030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往济阳坳陷所探明的天然气几乎均为油型气,为了打开济阳坳陷煤成气勘探局面,通过研究已获煤成气流的孤北低潜山成藏特征,在综合运用录井、岩心、地化分析、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基础上,分析构造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孤北低潜山上古生界经历了印支期抬升剥蚀、燕山期中生界沉积后的抬升剥蚀等多次改造,至喜山期受埕南及孤北断层控制大幅沉降沉积后在馆陶组沉积时期开始大量二次生气;而埕南、孤北断层明化镇组沉积早期停止活动更为气藏的保存提供了保障,该低潜山气源充足、储层条件好、盖层条件优越,具有形成煤成气藏的条件。结果认为:本区气藏具有自生自储、上生下储和上生侧储3种运聚方式,除孤北低潜山的上古生界气藏之外,该区的下古生界风化壳和该区以南孤岛凸起的下古生界也是煤成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670 / 6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低潜山反转构造演化、成藏体系与勘探——以胜利油区孤北低潜山为例 [J].
常国贞 ;
毕彩芹 ;
林红梅 .
断块油气田, 2002, (05) :19-23+90
[2]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纪煤成气成藏特征 [J].
汪正江 ;
陈洪德 ;
张锦泉 ;
侯中健 .
矿物岩石, 2002, (03) :47-52
[3]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体系演化与煤成气藏 [J].
汪正江 ;
陈洪德 ;
张锦泉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2) :18-23
[4]   煤成气研究促进中国天然气储量迅速增加 [J].
夏新宇 ;
秦胜飞 ;
卫延召 ;
陶士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17-20
[5]   临清坳陷东部晚古生代煤成气成藏条件 [J].
徐春华 ;
宋国奇 ;
项希勇 .
海洋石油, 2002, (01) :6-12
[6]   中国西部煤成气资源及大气田 [J].
戴金星 ;
秦胜飞 ;
夏新宇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2, (01) :12-21
[7]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产层的油气源 [J].
关德师 ;
张文正 ;
裴戈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03) :191-199
[8]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和动力学背景 [J].
陈发景 ;
汪新文 ;
张光亚 ;
曹守连 ;
罗传容 .
现代地质, 1992, (03) :317-327
[9]  
多样性潜山成因、成藏与勘探.[M].李丕龙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10]  
中国大中型气田概论.[M].康竹林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