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东亚季风强度变化对河北省气候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
史印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史印山
池俊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池俊成
孔凡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孔凡朝
机构
:
[1]
河北省气象台
来源
:
气象科技
|
2007年
/ 01期
关键词
:
河北气候;
东亚季风;
强度;
夏季降水;
D O I
:
10.19517/j.1671-6345.2007.01.011
中图分类号
:
P425 [风];
学科分类号
:
0706 ;
070601 ;
摘要
:
统计分析了1951~2004年东亚季风强度历史变化规律以及东亚冬、夏季季风强度变化与河北省冬季气温和夏季降水的关系。分析表明:在冬季季风强盛阶段,河北省冬季气温以偏低为主;在冬季季风衰弱阶段,河北省冬季气温以偏高为主。夏季季风强度和河北省夏季降水呈正相关,夏季季风强的年份,河北省夏季降水偏多的几率较大,而夏季季风弱的年份,河北省夏季降水一般偏少。夏季季风的强弱与夏季季风来临迟早还存在着联系,夏季季风来临早的年份,则夏季季风强度以偏强为主;夏季季风来临迟的年份,夏季季风强度以偏弱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与青岛区域降水相关分析
[J].
缪三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缪三银
;
张晓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张晓慧
;
蔡夕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蔡夕方
;
金德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金德山
;
陈文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陈文玉
.
气象科技,
2002,
(02)
:87
-90
[2]
全球降水与区域性季风降水相关分析
[J].
施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施能
;
陈绿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陈绿文
;
林振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林振敏
.
气象科技,
2002,
(02)
:73
-79
[3]
1873~1995年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
[J].
施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南京
施能
;
朱乾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南京
朱乾根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南京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0,
(03)
:14
-18
[4]
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
[J].
赵汉光,张先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赵汉光,张先恭
.
气象,
1996,
(04)
:8
-12
[5]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其蕴
.
地理学报,
1983,
(03)
:207
-217
[6]
东亚季风[M]. - 气象出版社 , 陈隆勋等著, 1991
←
1
→
共 6 条
[1]
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与青岛区域降水相关分析
[J].
缪三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缪三银
;
张晓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张晓慧
;
蔡夕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蔡夕方
;
金德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金德山
;
陈文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陈文玉
.
气象科技,
2002,
(02)
:87
-90
[2]
全球降水与区域性季风降水相关分析
[J].
施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施能
;
陈绿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陈绿文
;
林振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林振敏
.
气象科技,
2002,
(02)
:73
-79
[3]
1873~1995年东亚冬、夏季风强度指数
[J].
施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南京
施能
;
朱乾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南京
朱乾根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南京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0,
(03)
:14
-18
[4]
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
[J].
赵汉光,张先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赵汉光,张先恭
.
气象,
1996,
(04)
:8
-12
[5]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其蕴
.
地理学报,
1983,
(03)
:207
-217
[6]
东亚季风[M]. - 气象出版社 , 陈隆勋等著, 199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