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观察:1949-2016

被引:3
作者
张学博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制度; 宪制; 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
D O I
10.13903/j.cnki.cn51-1575/d.2017.03.013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是整个中国历史中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因而土地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并非单纯的经济制度,而是决定整个社会结构的宪制安排。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革命本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革命的本质就是土地革命。从新中国刚成立时的农民所有制到人民公社时代的集体所有集体管理制,到八十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2014年中央明确提出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其实质是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认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才能理解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质上调整了国家、公民之间的关系,也是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新构建。正是在宪制意义上,才能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于稳固国家与农民之间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价值。当前主流学术界对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制度设计是沿着确权和自由流转的路径进行的。单纯的经济学视角,把土地制度视为一个单纯的经济要素,忽视土地制度本身具有的中国城市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不仅违反了当前的土地宪制安排,而且可能给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城市化建设带来戛然而止的风险。基于这种国情和党的历史经验,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在稳定现有土地制度基础上,摒弃私有制的倾向,谨慎进行宅基地入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2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齐家:男女有别 [J].
苏力 .
政法论坛, 2016, 34 (04) :3-16
[2]   齐家:父慈子孝与长幼有序 [J].
苏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 22 (02) :100-113
[3]   论“三权分置”下的土地承包权 [J].
朱继胜 .
河北法学, 2016, 34 (03) :37-47
[5]   商资入农 且行且慎重 [J].
新农 .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4, (11) :7
[6]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国际比较 [J].
陈卫 ;
何如海 ;
王超 .
世界农业, 2014, (03) :96-100
[7]   土地财政:历史、逻辑与抉择 [J].
赵燕菁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01) :1-13
[8]   建党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启示 [J].
张旭东 .
生产力研究, 2013, (12) :1-3+201
[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中国合作经济.201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