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纵向岭谷区河谷形态特征、发育规律及成因

被引:14
作者
闵石头
王随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纵向岭谷区; 河谷; 地貌; 横断面; 纵剖面; 宽深比; 凹度; 比降;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7.05.004
中图分类号
P931.1 [流水地貌学、湿润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为了揭示滇西纵向岭谷区河谷形态特征及其发育规律,采用1∶5万DEM图件,利用ARCG IS软件提取研究区41个河谷断面的有关基础数据,据此计算了河谷横断面的宽深比、半高宽深比、断面面积、凹度、不对称系数及河谷纵剖面特征的指标。结果表明,纵向岭谷区北部河谷横断面的宽深比很小,其宽深比在4~16间,但沿流向往南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最大达到24。这是由于北部的构造抬升作用强从而引起该区更强列的河流下蚀作用的结果。河谷横断面的凹度显示大多数河谷属于"V"型谷,表明研究区的河流仍然以下切过程为主。谷宽不对称系数及谷面不对称系数揭示了研究区河谷横断面主要是左倾型河谷,即河谷断面上河道左部谷坡较缓,这是强势西南季风在河流左岸迎风坡形成强降水带和在河流右岸背风坡形成弱降水带的雨水差异侵蚀引起的。河谷纵剖面具有明显的下凹特性,凹度在1.40~1.65间。河道比降具有沿程变小的趋势,并遵循指数衰减关系,平均比降在1.22‰1.85‰间。在纵向岭谷区北部,响应构造抬升作用的西强东弱的现状,河流主河道的比降具有从西向东变小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24 / 5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地貌演变的相似性——地貌参数统计关系证据及成因剖析 [J].
王随继 ;
吴绍洪 ;
何大明 ;
戴尔阜 ;
周长海 ;
魏全伟 .
科学通报, 2006, (S2) :32-39
[2]   河流地貌参数统计关系反映的河性分异现象——以澜沧江云南段有关支流为例 [J].
王随继 ;
吴绍洪 ;
戴尔阜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07) :824-829
[3]   滇西北纵向岭谷区水资源特性及分异规律研究 [J].
郭有安 ;
黄英 .
人民长江, 2005, (04) :38-40+72
[4]   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研究 [J].
何大明 ;
吴绍洪 ;
彭华 ;
杨志峰 ;
欧晓昆 ;
崔保山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3) :338-344
[5]   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环境与发展问题初步研究 [J].
吴绍洪 ;
戴尔阜 ;
何大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1) :31-40
[6]   黄河下游河流下凹型纵剖面成因分析 [J].
陆中臣 ;
李忠艳 ;
陈浩 ;
贾绍凤 .
泥沙研究, 2003, (05) :15-20
[7]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景观格局分析 [J].
甘淑 ;
何大明 ;
党承林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 (03) :33-39
[8]   黄河下游河床纵剖面形态及其地文学意义 [J].
陆中臣 ;
周金星 ;
陈浩 .
地理研究, 2003, (01) :30-38
[9]   冰川槽谷横剖面沿程变化及其对冰川动力的反映 [J].
李英奎 ;
刘耕年 .
地理学报, 2000, (02) :235-242
[10]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 [J].
钟大赉 ;
丁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28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