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密支那地区发现侏罗纪的SSZ型蛇绿岩

被引:33
作者
杨经绥 [1 ]
许志琴 [1 ]
段向东 [2 ]
李静 [2 ]
熊发挥 [1 ]
刘钊 [3 ]
蔡志慧 [1 ]
李化启 [1 ]
机构
[1]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3] 中国地质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蛇绿岩; SSZ型; 堆晶岩; 密支那; 缅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了在缅甸的密支那地区发现的一套侏罗纪SSZ型蛇绿岩和有关的岩石单元。蛇绿岩由地幔橄榄岩、安山玄武岩、淡色辉长岩和辉长岩类、橄榄辉石岩和含长辉石岩类、以及斜长花岗岩组成。锆石的U-Pb定年获得安山玄武岩的形成年龄为166±3Ma、淡色辉长岩177±1Ma、橄榄辉石岩171±2Ma,和斜长花岗岩176±1Ma。安山玄武岩以低K2O(平均0.21%)和中TiO2(0.8%~1.2%)为特征,熔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属于近平坦和LREE轻微富集型〔(La/Yb)N变化于1~1.3之间〕。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蛛网图显示,熔岩和其他基性岩的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和Ba含量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Th、Ta、Zr、Ti明显亏损,为典型的SSZ构造背景成因的熔岩特征。87Sr/86Sr(i)比值为0.70367~0.70397,以及εNd(t)为正值(4~5.3),均表明它们的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源区。从空间展布看,密支那蛇绿岩与缅甸东带蛇绿岩应属同一条蛇绿岩带,与我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相连。但不同的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侏罗纪时(约170Ma)为MOR型蛇绿岩,但密支那侏罗纪出现的是SSZ型蛇绿岩。两者时间如此相近,我们认为用洋内俯冲来解释较为合适。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人将缅甸东带蛇绿岩与西藏北带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相连,并且后者在侏罗纪时也已经出现SSZ型蛇绿岩。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对密支那蛇绿岩构造背景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710 / 1730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蛇绿岩中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熊发挥
    杨经绥
    梁凤华
    巴登珠
    张健
    徐向珍
    李源
    刘钊
    [J]. 岩石学报, 2011, 27 (11) : 3223 - 3238
  • [2] 西藏西部普兰蛇绿岩中的MOR型辉长岩:岩石学和年代学
    刘钊
    李源
    熊发挥
    吴迪
    刘飞
    [J]. 岩石学报, 2011, 27 (11) : 3269 - 3279
  • [3] 东天山晚石炭世大石头群流纹岩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王银喜
    顾连兴
    张遵忠
    吴昌志
    李惠民
    杨杰东
    [J]. 岩石学报, 2007, (07) : 1749 - 1755
  • [4] SHRIMP dating of the Bangong Lake SSZ-type ophiolite: Constraints on the closure time of ocean in the Bangong Lake-Nujiang River,northwestern Tibet[J]. SHI RenDeng1,2 1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2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email: shird@ustc.edu.c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07)
  • [5] 班公湖SSZ型蛇绿岩年龄对班-怒洋时限的制约
    史仁灯
    [J]. 科学通报, 2007, (02) : 223 - 227
  • [6] 博格达裂谷双峰式火山岩地质年代学与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王银喜
    顾连兴
    张遵忠
    吴昌志
    张开均
    李惠民
    杨杰东
    [J]. 岩石学报, 2006, (05) : 1215 - 1224
  • [7] 藏南罗布莎蛇绿岩辉绿岩中锆石SHRIMP测年
    钟立峰
    夏斌
    周国庆
    张玉泉
    王冉
    韦栋梁
    杨之青
    [J]. 地质论评, 2006, (02) : 224 - 229
  • [8] 西藏班公湖存在MOR型和SSZ型蛇绿岩——来自两种不同地幔橄榄岩的证据
    史仁灯
    杨经绥
    许志琴
    戚学祥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5) : 397 - 408
  • [9]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冈瓦纳大陆北界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
    潘桂棠
    朱弟成
    王立全
    廖忠礼
    耿全如
    江新胜
    [J]. 地学前缘, 2004, (04) : 371 -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