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三叠纪布达特群—早白垩世大磨拐河组储层孔隙纵向分布特征

被引:10
作者
王前平
刘立
张新涛
于笠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贝尔凹陷; 次生孔隙; 铸体薄片; 视孔隙度; 原生孔隙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最有潜力的油气勘探地区。由于该区储层类型较多,实测孔隙数据较少,很难了解各类储层孔隙在纵向上的分布。根据铸体薄片数据,采用立方体模型来推算原生孔隙度,利用原生孔隙度和视孔隙度与埋深在纵向上的组合规律了解储层孔隙的现今分布特征。通过实验数据推测出该区储层可能发育3个次生孔隙带,分布在埋深1000~1200m、1300~2000m和2040~2300m,其中1300~2000m次生孔隙带已被证实。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水力破裂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张新涛 ;
刘立 ;
任延广 ;
邵红梅 ;
马瑞 .
世界地质, 2004, (04) :343-347
[2]   准噶尔盆地东部五彩湾-石树沟地区二叠系平地泉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刘春慧 ;
刘家铎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505-510
[3]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与次生孔隙成因 [J].
张琴 ;
钟大康 ;
朱筱敏 ;
宋刚 ;
张善文 ;
蔡进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81-285
[4]   双河油田核三段砂岩储集层的孔隙演化研究附视频 [J].
敬国超 ;
毕生 ;
陈建民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3) :289-295
[5]   石油侵位对碎屑储集岩成岩序列的影响及其与孔隙演化的关系——以塔西南坳陷石炭系石英砂岩为例 [J].
王琪 ;
史基安 ;
肖立新 ;
薛莲花 .
沉积学报, 1998, (03) :97-101
[6]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成岩作用研究 [J].
隋少强,宋丽红,张金亮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6, (04) :12-16+83
[7]   百色盆地田东凹陷子寅油田那读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J].
尹燕义 ;
刘灵芝 ;
王国娟 ;
方少仙 ;
侯方浩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5, (03) :26-29
[8]   海拉尔盆地碎屑储集岩成岩变化与孔隙演化关系 [J].
朱平,王成善 .
矿物岩石, 1995, (02) :41-46
[9]  
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裘亦楠等编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