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性质和特点

被引:60
作者
周平
机构
[1] 云南大学政治学系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国家; 多元一体; 国家认同; 民族构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55 [民族性、民族心理];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摘要
"民族"(nation)概念的广泛使用是以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建立和普遍化为前提的。"民族"(nation)概念包含着深厚的国家内涵,所以常常被作为国家的代名词使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华民族"概念在20世纪初形成,并很快成为由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群体凝聚而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的族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个以"中华民族"为族称的民族共同体取得了国家的形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族"(nation),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又导致它具有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和被各个民族群体独立发展而解构的两种可能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情况表明,促成后一种可能的力量具体而实在,且明显大于促成前一种可能的力量。于是,中华民族也就逐步被淡化和虚化。这不仅对维护多个民族群体凝聚为中华民族这一宝贵的社会政治遗产,筑牢国家统一和稳定的社会政治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非常不利,还会不可避免地引出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在如此严峻的现实面前,中华民族需要来一次新的自觉,进而朝着"民族构建"的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国家 [J].
周平 .
学术探索, 2013, (10) :1-10
[2]   中国梦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国族一体化 [J].
胡鞍钢 ;
胡联合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4) :111-116+160
[3]   中华民族:“民族复合体”还是“民族实体”?——中国民族理论前沿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J].
金炳镐 ;
裴圣愚 ;
肖锐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2, (01) :1-13
[4]   民族国家与国族建设 [J].
周平 .
政治学研究, 2010, (03) :85-96
[5]   中国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分析 [J].
周平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 (02) :135-141
[6]   民族群体存在么?——对文化概念的认识透析 [J].
辛西亚·K·马穆德 ;
沙伦·L·阿姆斯特朗 ;
艾石 .
民族译丛, 1993, (06) :1-12
[7]   民族与民族主义 [J].
王缉思 .
欧洲, 1993, (05) :14-19
[8]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J].
费孝通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04) :3-21
[9]   美国的民族集团和民族性——哈佛的观点 [J].
M·G·史密斯 ;
何宁 .
民族译丛, 1983, (06) :4-19
[10]  
我们是谁.[M].(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著;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