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要素年代差距分析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24
作者
胡志全 [1 ]
朱殿霄 [1 ]
辛岭 [1 ]
侯丽薇 [1 ]
王东阳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发展水平; 年代差距法; 国际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13 [农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目的】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四化同步"的重要组成,分析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对差距,界定中国农业发展的全球定位。【方法】FAO在相关研究中提出: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规律性过程,该过程伴随着一系列基本特征的趋势性变化。承认农业现代化发展内在的规律性是进行农业现代化水平国际比较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如下两个核心假设作为使用年代差距进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国际比较探究的基础:(1)不同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共性特征,不同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会经历相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大致相同的特征。(2)核心指标在农业现代化某阶段的单位变化率相同,即不同国家的相关指标在相同发展阶段面临相同的变化率。据此提出计算不同指标序列年代差距的核心计算公式:Dj=Ya-Wjb±(Xa-Xjb)/Xjb。论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农业经济效益、经济结构转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4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选定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巴西、南非六国作为国际比较的典型国家。其中美、英、日三国农业现代化起步早,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历史特征,可以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长期对照,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同为高速变革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众多相同的机遇和挑战,宏微观政策各有得失,经验教训更为深刻,将巴西、印度、南非作为典型国家作对比具有参照意义。【结果】测算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大体相当于美、英等国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水平,同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相当,与印度、巴西等国基本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从分项指标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存在自身发展不均衡问题,各核心指标分化较为严重,耦合性不高,这种不均衡限制了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结论】基于年代差距法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国际比较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理解,结果直观的特点,可作为分析农业现代化问题,评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有效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1412 / 14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日本、法国、巴西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比较 [J].
王文锋 .
世界农业, 2013, (06) :114-117
[2]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模式选择对重庆的启示——来自美日法三国的经验比较 [J].
黄庆华 ;
姜松 ;
吴卫红 ;
张卫国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4) :102-109
[3]   国外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J].
邓兰燕 .
农业经济, 2013, (02) :15-16
[4]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J].
程丹 ;
薛莎莎 ;
郭丽娟 ;
李富忠 .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03) :1359-1361
[5]   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模型——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法 [J].
沈琦 ;
胡资骏 .
农业经济, 2012, (05) :3-5
[6]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及发展水平评价 [J].
蒋和平 ;
崔凯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06) :646-651
[7]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 [J].
杨梅 .
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3 (04) :3-4
[8]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聊城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研究 [J].
林英华 ;
李红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2) :403-406
[9]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 [J].
辛岭 ;
蒋和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 (06) :646-650
[10]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System [J].
QIU HuajiaoZHU WanbinWANG Haibin and CHENG Xu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PRChina .
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 2007, (04) :475-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