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营养级在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33
作者
纪炜炜 [1 ,2 ,3 ]
李圣法 [1 ]
陈雪忠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营养级; 海洋生态系统; 营养控制机制; 群落大小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1 [渔业资源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营养级是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的核心概念,最早用于反映食物网中生命体的位置。近年来,营养级广泛应用于群落和生态系统研究中。作者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实际研究经验,分析了国内外营养级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显示,营养级耦合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海洋生态学研究中优势明显。随着研究的深入,营养级概念的缺陷也逐渐显露,但新方法、新技术(稳定同位素方法)的产生可能为解决此问题带来帮助。在传统营养级研究基础上,近年来群落平均营养级概念的提出,扩充了营养级概念的内涵。群落平均营养级不仅可以揭示系统或群落的营养格局和结构组成特征,也能用于评估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状况和外界干扰程度,应作为群落营养动力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营养级的生态系统营养控制机制是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内容,是揭示系统动态变化规律的重要途径。此外,将群落大小结构和营养级相关联的新思路有效避免了营养级划分过程的局限性,是营养动力学的重要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78 / 8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基于Ecopath模型的北部湾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J].
陈作志 ;
邱永松 ;
贾晓平 ;
黄梓荣 ;
王跃中 .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03) :460-468
[2]   南海北部湾主要鱼类食物网 [J].
张月平 .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05) :621-631
[3]   鱼类食性和食物网研究评述 [J].
薛莹 ;
金显仕 .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02) :76-87
[4]   同资源集团的概念、划分及其意义 [J].
颜忠诚 ;
陈永林 .
动物学杂志, 1998, (03) :55-58
[5]   东山湾鱼类食物网研究 [J].
张雅芝 ;
李福振 ;
刘向阳 ;
蓝晞文 ;
陈锦坤 .
台湾海峡, 1994, (01) :52-61
[6]   渤海南部牙鲆的食性及摄食的季节性变化 [J].
窦硕增 ;
杨纪明 .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01) :74-77
[7]   黄海鱼类食物网的研究 [J].
韦晟 ;
姜卫民 .
海洋与湖沼, 1992, (02) :182-192
[8]  
黄海中南部主要鱼种摄食生态和鱼类食物网研究[D]. 薛莹.中国海洋大学 2005
[9]  
东海大陆架鱼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空间格局及其多样性[D]. 李圣法.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0]  
山东近海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M]. 农业出版社 , 唐启升,叶懋中等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