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建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被引:27
作者:
杨定焯
程静
安珍
机构:
[1] 华西医科大学附四院
[2]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骨密度;
无创伤;
骨质密度;
诊断标准;
骨量;
参考值;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
骨密度仪;
密度测量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 [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立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实质内容是建立骨密度正常参考值。1963年先进的高精度、无创伤的骨密度测量方法问世以来,国外经历了30年制订一个诊断标准的艰辛历程,证明其难点是认识“把成人一生的骨量当成一个变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诊断标准应遵守选择对象的同质性、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定界的合理性,建立骨密度诊断标准特殊性及流调峰值骨密度的问卷和方法等一系列要求。Kanis1994年的诊断标准是针对白人妇女的,本文为推动建立适合中国人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而作。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