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循环内皮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1
作者
吴淑群
黄星原
曾华松
麦根荣
江钟炎
机构
[1]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内皮.血管,内皮缩血管肽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6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循环内皮细胞(CEC)作为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指示物,以血浆内皮素(ET)反映VEC的功能改变,采用Per-col密度梯度离心法检测CEC,用放免法直接测定血浆ET水平。结果显示,CHF患儿血CEC、血浆ET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CHF患儿血CEC与血浆ET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89,P<0.01)。提示,CHF患儿VEC损伤使血浆ET水平上升,ET可能参与了CHF的病理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内皮素对大鼠心肌乳酸转运的影响 [J].
唐朝枢 ;
佟利家 ;
樊贵 ;
苏静怡 ;
汤健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1, (02) :83-85
[2]   血循环中内皮细胞数量变化意义的初探 [J].
杨映波 ;
王正国 ;
刘怀琼 ;
刘国建 ;
周蓉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0, (03) :209-211